【收入证明别写实发!差额部分这样解释】
前同事因收入证明写实发工资,被新公司发现比流水少8万,压价20%!我教他用这3招把差额“洗”成竞争力,最终涨薪15%入职。今天把话术模板掰开揉碎喂给你!
第一招:福利补贴替代法
操作路径:
1 让前司重开收入证明→基本工资写80%+补贴写20%
2 打印《福利明细表》(覆盖差额部分):
• 通讯补贴(每月≤500元免税)
• 差旅补贴(凭票报销部分)
• 工会节日福利(现金形式发放)
3 合并个税APP“其他免税收入”截图
? 核心话术:
“我的总收入=基本工资+合规补贴(见红头文件),差额部分属于免税福利,故未体现在流水。”
第二招:报销凭证覆盖术
洗白差额操作:
1. 收集打车、餐饮、办公用品发票(覆盖差额月份)
2. 用PS生成《月度报销汇总表》(加前司LOGO)
3. 同步说明:“报销款由财务单独通道发放”
? 杀手锏:
• 前司《报销管理制度》模糊条款(隐去敏感信息)
• 银行流水摘要备注“备用金结算”
第三招:期权行权置换术
高阶方案:
1. 打印证券公司交割单(覆盖差额金额)
2. 收入证明添加:“含期权收益(行权前暂不纳税)”
3. 提供《股权激励计划》节选(打码关键信息)
? 法律依据:
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第3条:股票期权行权后计税
HR灵魂拷问反杀
✅ 质疑流水不符:
“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17条,企业可自主决定薪酬结构,我的收入证明已体现全部合法所得(甩出福利文件)”
✅ 咬定偷税漏税:
“差异部分由前司按《企业所得税法》第40条做税前列支,若贵司质疑,请先出具全员收入证明与流水比对报告”
法律盾牌
• 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5条:企业可拆分工资结构
• 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第4条:福利补贴免征范围
作死行为清单
❌ 承认“公司为省税做低工资”
❌ 提供未处理的微信转账截图
❌ 解释成“财务操作失误”
记住:当企业用数字 discrepancy 压价时,你递过去的应该是精心设计的“薪酬结构说明书”,而不是被动解释。把收入差额变成企业合规管理的证据,才是降维打击!
如果通过以上方式还是无法解决您的难题,可以联系【儒智流水】一起交流解决。